負壓稱量室稱量間通過定向負壓氣流(通常負壓值-5~-15Pa)將有毒化學品的揮發氣體或粉塵控制在室內,防止泄漏引發人員中毒或環境污染。其泄漏控制需從“硬件密封、氣流優化、操作管理、監測驗證”四方面入手,確保泄漏濃度低于職業接觸限值(如甲醛≤0.5mg/m³),滿足GB 50475-2019《醫藥工業潔凈廠房設計規范》要求。
一、硬件密封:筑牢泄漏物理屏障
1.結構與接口密封
稱量室主體采用304不銹鋼一體成型,接縫處焊接后做酸洗鈍化處理,避免焊接縫隙泄漏;觀察窗選用雙層鋼化玻璃,玻璃與框架間用耐化學腐蝕的氟橡膠密封條(壓縮率≥30%)密封,定期(每季度)檢查密封條是否老化開裂;
設備接口(如排風管道、電源接口)采用法蘭連接,法蘭間加石墨墊片,螺栓均勻擰緊(扭矩50~60N?m),防止接口處漏氣;稱量室與地面銜接處用硅膠密封膠填充,避免地面縫隙成為泄漏通道。
2.稱量操作組件密封
選用帶密封蓋的稱量舟(如聚四氟乙烯材質),稱量時減少有毒化學品暴露面積;電子天平的稱量盤周邊加裝透明防塵圈(高度≥50mm),阻擋粉塵擴散;
若稱量揮發性液體,使用帶聚四氟乙烯活塞的滴液漏斗,漏斗與試劑瓶間用螺紋密封,避免液體揮發泄漏。
二、氣流優化:強化負壓控污能力
1.氣流組織設計
采用“頂部送風+底部排風”模式:潔凈空氣從頂部高效空氣過濾器(HEPA,過濾效率≥99.97%)均勻送入,形成垂直向下的氣流,將污染物壓向底部;底部排風口氣流速度控制在0.4~0.6m/s,確保污染物被及時抽走,避免在室內滯留;
稱量室門開啟時,門口形成“氣幕”(風速≥0.25m/s),防止外部空氣滲入或內部污染物外逸,門關閉后負壓值需在10秒內恢復至設定范圍(-5~-15Pa)。
2.負壓穩定性控制
配備變頻排風機,根據稱量室負壓值自動調節風量:當負壓低于-5Pa時,風機提速增大排風量;高于-15Pa時,風機關小避免過度負壓導致氣流紊亂;
排風管道設置止回閥,防止停電時室外空氣倒灌,攜帶污染物進入室內。

三、操作規范:減少人為泄漏風險
1.稱量前準備
操作前檢查稱量室負壓值(用數字微壓計檢測,誤差≤±0.5Pa)、排風系統運行狀態,確認無泄漏后再進入;操作人員穿戴防靜電服、丁腈手套、防毒口罩(如N95級),避免皮膚接觸或吸入泄漏物。
2.稱量過程控制
有毒化學品轉移時,動作緩慢平穩,避免傾倒過快產生粉塵或液體飛濺;若發生泄漏(如粉末灑落、液體滴漏),立即用專用吸附棉(如活性炭吸附棉)覆蓋,關閉稱量室門,待排風系統將污染物抽凈(通常15~30分鐘)后再清理;
禁止在稱量室內開關非必要設備(如手機),避免氣流擾動導致污染物擴散。
3.稱量后處理
稱量完畢,將有毒化學品密封后移出稱量室,用75%乙醇擦拭稱量臺及內壁,開啟排風系統繼續運行30分鐘,確保殘留污染物被排出;
操作人員離開前,更換手套口罩,用洗手液清洗雙手,避免帶出污染物。
四、監測與維護:確保長期控漏效果
1.定期泄漏檢測
每月用“煙霧測試法”檢測密封性:在稱量室內釋放煙霧發生器產生的煙霧,觀察煙霧是否從接縫、接口處逸出;每季度用氣體檢測儀器(如PID光離子化檢測儀)檢測室內外有毒氣體濃度,若室外濃度>0.1倍職業接觸限值,需排查泄漏點并修復;
每年對HEPA過濾器進行完整性測試(如掃描檢漏法),若泄漏率>0.1%,立即更換過濾器。
2.日常維護
每周清潔排風管道(用壓縮空氣吹掃,壓力≤0.3MPa),避免污染物堆積堵塞管道,影響負壓穩定性;每半年檢查氟橡膠密封條、止回閥等易損件,老化部件及時更換;
建立維護臺賬,記錄泄漏檢測結果、部件更換時間,確保可追溯。
負壓稱量室稱量間的泄漏控制需硬件與軟件結合,通過密封、氣流、操作、監測的全流程管理,將有毒化學品泄漏風險降至較低,為實驗室安全稱量提供保障,尤其適用于醫藥、化工領域的劇毒、高毒化學品稱量場景。